人民币升值优势骤减:家电出口遭遇阵痛

2005-07-28 08:57 来源:经济参考报傅勇

中国是一个家电制造大国,相当一部分家电企业依靠出口生存。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对依靠出口或者出口份额占总市场份额较大的家电企业来说,还是引发了阵痛。


出口价格优势骤减


人民币升值对家电企业的影响需要考虑三个主要方面:外汇存款和负债带来的汇兑损失或收益、出口利润下降、出口需求下降。


应该说,中国家电企业基本无外币债务,可忽略不计。报表帐面披露的外币存款多为外汇保证金,结汇风险可控,而且所引起的汇兑损失是一次性的,只对当年业绩有影响。实际上,风险较大的汇兑损失来自应收帐款中的外币应收款。此外,人民币升值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而国内采购成本不变,引起利润下降,从而削弱了本土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影响整体行业的盈利水平。


从最近几年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廉价,而在核心技术方面则没有太大的进步,这也是造成中国家电企业利润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并且长期受制于国外龙头企业。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国内多数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首先表现在出口方面,人民币升值使国内企业在价格上的优势骤减。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利润留成处于历史以来的低点,已经不具备价格下调的空间,即使下调,对这种优势丧失的弥补也是微不足道。


其次表现在进口方面。就目前而言,国内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诸多竞争者只能在一块既定的蛋糕上互相争抢市场份额,而多数企业依然走的是价格战的老路,其微弱的优势显得十分脆弱。如果国外企业进入的门坎降低,相对成本大幅下降,那么诸多家电企业的微弱优势将荡然无存。


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家电出口的影响已有所显现。据宁波波尔进出口有限公司周统透露,波尔刚刚接到一笔150万美元的定单,人民币升值让波尔损失了30万左右人民币。周统介绍说,波尔主要是做大家电的进出口业务,大家电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利润大概在2美元左右,而人民币升值2%给公司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于今后的定价策略,周先生表示,老客户暂时保持原来的价格不变,新客户则要提高2%的报价,从长期角度来看,公司将以人民币价格或欧元价格报价。


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人民币汇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家电企业的出口造成了直接影响,但从长远看,对家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首先,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全行业出口成本上升,首当其冲会淘汰相当一批规模小、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市场集中度会明显上升,有利于优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环境,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其次,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家电企业率先“走出去”,开始了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会下降,从而推动我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有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家电业的洗牌过程,必然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


长期从事家电外贸业务的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外贸部副部长王涛认为,我国的家电业出口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一些小型的、非正规经营的企业通过超低价格的手段获取一定的海外订单,对整体行业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现在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这些依靠超低价格进行出口竞争的企业将丧失掉竞争的资本,而大型的、正规经营的企业则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次人民币升值,某种意义上还起到了行业清理的作用,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因此,厦华、康佳的有关人士均称,这将有利于中国高端平板电视的发展。康佳数字平板电视公司总经理刘丹认为,由于中国平板电视的面板目前主要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将使面板的成本相对降低,从而加快平板彩电价格下调,有利于加快平板电视在国内的普及。厦华新闻发言人孙光荣也称,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有利”,但他不愿多做解释。


中国家电协会信息研究部副部长胡晓红也表现出相对乐观的看法,她说,人民币升值必然会造成部分产品的贸易流失,但中国家电业的竞争优势并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


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从此前的反倾销,到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调整,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保持低价就会不挣钱,提高价格就会丧失竞争力,失去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该怎么办?


一直以来,家电行业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绝大部分依靠的是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价格优势,这也就形成了中国成为全球家电“生产基地”、“制造工厂”,但是中国家电行业在技术以及品牌方面都还相对落后,很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在品牌上中国家电行业真正走出国门的也寥寥无几。


在讨论中国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时,不能不回顾一下中国家电业的成长之路。国产家电以低廉的价格和天生的渠道优势打败了外来竞争者,却又因为产品的同质化和国际厂商的本土化而面临利润下降、市场份额丧失的局面;技术力量的局限,让企业走向高端之路坎坷不平,只能在走向高端和进行难以为继的价格战这两种战略中不断徘徊。


因此,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视听分会秘书长陈祥提醒说:中国企业今后不要过于依赖原有的成本优势。随着国外反倾销壁垒、知识产权及环保手段的日益加强,单纯的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难发挥。


帕勒咨询的家电专家罗清启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抱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企业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来调整自己,以创新的方式在真正属于企业自己竞争优势的轨道上前进才是当务之急。而中国家电协会信息研究部副部长胡晓红同样表示,家电企业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要有一颗平常心。在她看来,“汇率变化其实是贸易战不断升级的结果。”对此,中国家电企业要思变,有必要从产业安全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家电业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对贸易战的艰苦性、复杂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胡晓红认为,保护自身的产业安全,改善贸易环境还要靠我们自己。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当产业已经发展到全球性的规模时,有必要提倡和谐发展观,更多地采用与贸易伙伴形成互补型的战略联盟关系,既为伙伴留下发展空间,也为自己营造安全的产业环境。而从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头的核心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逐步提高贸易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希望每家企业都遵守国际间的游戏规则,规范自己的竞争行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