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调整促使家电产业结构优化

2005-07-29 13:52 来源:南方都市报张晓华 张浩

汇率调整促使家电产业结构优化


彩电空调业弱势企业面临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的汇率变化立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针对这一变动,近日不少家电企业及时调整出口及内销策略,以变应变。可以预计,未来家电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而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那些仅凭“价格优势”参与出口竞争的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汇率调整对行业冲击不大


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几乎不可能通过出口价格调整予以转嫁,家电行业的出口和利润水平会受到一定冲击;但是,利润率的下降并非意味着“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的消失。近日,沃尔玛高层表示,对于包括电子信息类产品在内的商品采购,沃尔玛还可以承受3%至5%的人民币汇率调整。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环球资源执行总裁裴克为透露,根据对43万国际买家的调研,人民币2%的汇率调整,不会对中国家电产业的出口带来明显的冲击。目前,国际家电市场采购商最看重产品的品质,其次是交货日期,最后才是价格,而中国家电产业的制造优势,恰恰也体现在品质、物流和价格等综合方面。


此外,海尔TCL等企业早就跨出了国门,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将加速其全球布局的进程,另一方面,汇率调整会使这些企业的资产增值。


低价竞争企业面临淘汰


此外,从长远角度看,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首先,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全行业出口成本上升,经营环境改变,首当其冲会淘汰相当一批规模小和经营管理不善者。


对此,裴克为解释道,目前来看国际贸易依旧是属于买方市场,对于2%的汇率调整成本,势必将由供应商来承担,因此,那些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生产企业将受到极大挑战,部分中国家电的供应商被淘汰也是必然趋势。


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度过汇率调整的条件。第一,产业集群内的集中度高、基础稳固,产业链配套完善,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外移的危险。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行业已经成长了一批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资源、人才、市场份额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企业依靠自身条件度过汇率风险。


进口成本降低高端产品得益


据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进口电子元器件以人民币计价,采购成本降低,下游整机制造厂商将获得一部分利益,特别是针对国内销售市场的整机厂商,进口采购成本的降低将增长其净利润。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视听分会秘书长陈祥也认为,中国电子企业可以从国外买到更便宜的零部件,有利于高端产品的生产。


行业分析


彩电业短期影响大长期看好


根据彩电业的特点,短期汇率调整对彩电出口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但从长期看,或会加快国内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进程、加快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高端产品产业重心将进一步向中国偏移。


中国彩电年产量占全球的55%,出口占全球销量的21%。但由于我国彩电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汇率下降对彩电出口的冲击将较大,人民币汇率调整3%,利润率会下降20%左右。


但我国彩电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长期看,汇率调整对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截至2004年底,我国境内有彩电企业68家,最大的13家企业占彩电总产量的93.5%,前四家合计即占总产量的50%以上。汇率调整将进一步缩小小公司出口的回旋余地,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家电业的洗牌过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同时也促进了企业间的分工,有人去做大、做规模,有人去做精、做细,有人去专攻局部市场,促使中国家电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更加有序化。


另外,随着采购成本的降低,国内电视生产企业对于平板、数字电视的原材料采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于中国彩电产业全面升级将是一个促进。


空调业或将发生大规模重组


我国空调总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价格竞争仍是主要竞争手段之一。近几年空调出口价格持续走低,2004年出口均价降幅达10.6%,致使利润率只有2%左右。目前,国内空调出口基本上是自有品牌厂商和从事OEM、CKD、SKD等出口方式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


人民币汇率调整将使得大部分自有品牌生产厂商陷入两难境地,对此,国内空调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要“内外兼修”。如果出口产品美元售价不变,本来就很狭窄的利润空间会受到汇率变动的进一步挤压;如果对出口美元售价进行上调,销量必然发生明显萎缩,甚至会被挤出市场。而从事OEM、SKD、CKD等方式进行出口的企业,本身实力较弱,只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赚取加工费,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后劳动力成本必然相应上升,就会使企业的出口处于微利状态,大批企业将会退出市场。从总体上判断,短期内空调出口或会出现萎缩,一大批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中长期来看,空调行业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重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