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空调业的影响浅析

2005-09-15 16:33 来源:中华商务网

对于空调业来说,05冷年真是风波不断的一年,各种外部压力纷至沓来,回顾这一年,首先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接着是能效比的强制实施,这两种压力已使空调制造成本上涨大约20%,后来又是美国对我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两个指令的实施,又使成本上升10%,而后7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上升2%,人民币开始了多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升值。虽然幅度很小,但这一举动对我国空调业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币值的瞬间变动给我国空调业未来的发展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作为全球重要空调生产基地,且地位还在不断提升,我国空调业有能力应对各种压力,在市场环境下锻炼的“宠辱不惊”,必将继续领跑于世界。 短期:利润之痛出口萎缩 我国空调市场在经过国内市场扩张以后,已经进入大规模的产品出口时代,而且对出口越来越倚重,我国空调产品的价格因素给全球空调价格带来巨大影响,我们为我们可以生产的空调产品划定了全球价格底线,但是,当我们的货币升值的时候,我们自己却难以接受由此而被推高的出口产品价格。在没有品牌这个溢价工具作支撑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则把我们产品的赢利空间推进到了一个尴尬境地。 目前,国内空调出口基本上是自有品牌厂商和从事OEM、CKD、SKD等出口方式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人民币汇率调整将使得大部分自有品牌出口厂商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出口产品美元售价不变,本来就很狭窄的利润空间会受到利率变动的进一步挤压;如果出口美元售价进行上调,销量必然发生明显萎缩,甚至会被挤出市场。而从事OEM、SKD、CKD等方式进行出口的企业,本身实力较弱,只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赚取加工费,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后劳动力成本必然相应上升。 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从价格上看是空调出口价格的提高,这对于一向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之一的我国空调企业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然失去了一个一直以来赖以支撑的点。据业内人士介绍,空调行业连年竞争,其利润不过徘徊在3%-5%之间,而国外的经销商在实际销售时还会进一步压低产品的售价,那时的利润几乎是微乎其微,人民币汇率变动将会使外国进口商心理上更难以接受。 短期来看,我国空调出口企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不高,品牌效应弱,主要竞争优势是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格。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的一部分成本上升几乎不可能通过出口价格调整予以转嫁,全行业的利润水平明显会受到冲击;但是为保持一定利润的同时,出口价格也会稍有提高,肯定会削减空调出口的价格优势,必会使出口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小幅萎缩,出口量下降。 长期:结构重组强者恒强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跋涉之后,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产业的繁荣,但是在全球横向的对照中我们必须对这种产业的繁荣保持足够的清醒,目前我们的产业优势还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生产要素价格,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力,现在企业身上表现出来的活力看上去只不过是一种企业竞争力的假象。长期保持汇率优势对产业的成长来讲不见得是好消息,因为,这样会纵容产业朝价格竞争和价格敏感的产业环节发展,而减少了在技术创新、质量改善、管理提升以及品牌建设等通往更高层次竞争所必须的环节上,这难以改变产业的固有结构。这次的人民币升值就促使国内的空调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力,向企业间的良性和健康竞争靠拢。 此次人民币升值,自有品牌出口产品比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所受影响相对要大一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价格降低而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其次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材料进口价格下降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再是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减值造成的汇兑损益对财务费用的影响。 空调行业从8月开始进入新的冷冻年度并将相应的签订新的出口合同,所以新的负面影响已基本在可掌控范围之内,关键是要看企业是否有实力来承受由上半年出口产生的外汇应收账款所造成的汇兑损益。 除了汇兑损益外,价格优势的丧失和短期内出现的出口量下降都是考验我国空调企业的客观现实,在这种压力下,一大批实力较弱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另外,一方面今年空调内销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一直处于“淡季不旺,旺季发愁”的情况,但是企业的产能却严重过剩,不算商业库存,目前库存大约有1000万台,积压严重。从国内市场上看,人民币升值不会给处于竞争劣势的空调厂商带来什么好处;出口方面,今年空调出口由于欧洲的巨大阻力,整体出口量已不复04冷年的辉煌之势,这次人民币升值带来全行业出口成本上升,经营环境严峻,首当其冲会淘汰相当一批规模小、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空调的出口将会进一步集中于几家大企业,市场集中度会明显上升,一些出口大户却会因此加大出口,以降低成本。国内空调出口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态势。 我国家电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到各种阻力:反倾销、贸易壁垒、专利诉讼等等。尤其是反倾销,接连不断,给我国空调带来伤害,人民币升值后这方面的风险会相应减小。 从长远角度看,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空调行业必然发生较大规模的重组,空调龙头企业进一步改善其生产和经营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拥有的技术资源、品牌市场资源等软性实力上建立起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依靠自己的能力作竞争的博弈,以真正的强者姿态步入世界市场。这将给我国空调行业带来一个崭新的开始,这意义是无可估量的。 对策:停止抱怨宠辱不惊 家电业可以说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因为从一开始政府就没有去保护,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成熟。面对人民币升值抱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积极去寻找办法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市场化程度很高而且历经风波的空调业,应对能力应该是足够的,但是在目前“阵痛”在所难免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有了措施来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来调整自己,以创新的方式在真正属于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的轨道上前进才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快出口产品升级换代、结构优化的步伐,建立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年年都在谈,遇到专利费收取、反倾销、欧盟环保壁垒等风波时更是大谈特谈的老话题,但是谈过之后,就抛至脑后,仍是积习难改。从前面的图一和图二我国空调出口的价格走势就可以看出,低价仍是许多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杀手锏,空谈只能是自欺欺人,但愿人民币升值的冲击波能使过度依赖于价格优势的企业清醒。 其次,要注意自有品牌出口产品的出口空间受到挤压。人民币升值后,可能会有部分自有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开始逐步缩小自有品牌的生产规模并将重心逐步转向贴牌生产的加工贸易。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型不但将使企业所出口的家电产品在经营性质上由在国际市场上打品牌演变成赚取一点加工费,而且还会使企业的自有品牌出口空间受到压缩。 再次,国内市场没有受到汇率调整的影响,空调企业应该加大国内市场的冲击力度,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应该做到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平衡出击。 第四,空调一些核心部件如:压缩机等仍需进口,虽然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相应降低,但是对这些关键部件的进口依然要有计划,切忌盲目,以免出现新的积压。 第五,人民币升值为自有品牌出口的空调企业提供了一个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跨越的机会。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家电企业率先“走出去”,开始了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人民币调整后企业资产增值,“走出去”的成本下降,会有力地促进我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这样还可以更好的规避诸如反倾销等的经济风险。 还有,近期有不少的家电企业已开始采取了押汇、套期保值等各种金融手段来力争平抑汇率风险。但需注意的是,金融手段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时除了需要谨慎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例如,有个别企业所采取的"用做外汇期货来对冲"的段就值得商榷,因为这样不但会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操作时的难度很高。 任何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当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经济体可以通过汇率、利率等诸多的政策手段刺激本国产业的全球扩张,但是,这些政策工具不是产业进步永恒的拐杖,政府最需要的是这一系列措施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空调总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年销售量占全球销量的30%,有45%的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这一系列数据足以令世人侧目。而继续前进中的空调业要用技术实力和国外市场对话,从单一出口产品向出口技术转变,汇率及其他政策的改变带来的压力只会成为改进的动力,空调业有准备把自己锻炼的“宠辱不惊”,而不再是“谈危色变”,也更有信心以真正的企业实力继续领跑世界空调业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