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危机:“中国制造”贴牌到何时?

2005-11-02 09:35 来源:中国宁波网车晓蕙 王攀

中国规模最大、出口成交最好的对外贸易交易会--第9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30日落下帷幕,在又一次收获丰硕成果的同时,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外贸环境,关于自主品牌、贴牌生产的沉重话题,却成为中国制造商们心头一块大石。 广交会上十几万种商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中国出口商品。然而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尽管“MADEINCHINA”在世界各个角落无处不在,却大多摇身一变成了“耐克”、“米奇”、“维尼熊”、“东芝”等国际知名的品牌。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制造”最集中的展示窗口,也强烈地提示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车间。 “很多企业都在努力摆脱给人做贴牌的处境,但显然这种努力目前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北京凯艺玩具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廖文娟说,尽管该公司在中国玩具出口行业颇有名气,也注册了“Kayee”的国际商标,但在出口时只有5%是用自己的品牌。“国外的进口商只希望中国提供足够低廉的商品,再贴上他们自己的牌子赚取丰厚的利润。” 不仅玩具,即使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如春兰、美的格兰仕、创佳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在走“贴牌”为主的出口之路。 据广交会江苏交易团的调查,在广交会的成交定单中,有50%的成交采用贴牌加工方式,21%以自主品牌出口,其他29%的成交属无牌经营。江苏省外经贸厅估计,江苏还有上千家出口企业没有在境内外注册商标,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低于10%。 今年6、7月份,欧盟相继宣布对中国劳保鞋和皮面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6.7亿美元,涉及中国1200多家企业和上百万人的就业,很可能成为继纺织品后中国另一个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专家指出,大量的贴牌生产是中国鞋招致反倾销的一大原因。 许多外贸型企业开始对贴牌生产的模式忐忑不安。一方面贴牌容易因为加工出口量大而遭遇国外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极易受影响。如耐克由于越南工资水平低于中国,已在越南设立新厂,计划明年的生产量将可超过中国,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的境外生产基地。 在广交会上,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出口缝纫机闻名的浙江飞跃集团业务经理林敏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必须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这家年出口额超两亿美元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出口产品全部使用自有的“Feiye”、“Yamata”品牌。 在广交会上,最引人瞩目的是设在展馆醒目位置的品牌展区,商务部也推出了“出口品牌战略”,通过市场竞争扶持出口品牌企业;广交会也通过各交易团推荐评出500多家品牌参展企业,提供最好的展位,以最好的布展吸引外商。尽管有不少品牌目前仍然不能放弃贴牌生产,但都在千方百计扩大自主品牌的出口。江苏交易团的调查显示,不少企业认为有机会在一、二十年后挤身世界知名品牌之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