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阜国事件”:耗不起的“窝里斗”

2006-01-21 16:57 来源:《电器》剑锋

2005年11月的最后一天,一个平常的商业消息,令正在北京大学做关于“数字电影”主题演讲的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愤怒到了极点。张宝全不留情面地把“骗子公司”和“卖国贼”的帽子扣在了EVD运作者及技术提供商——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国)及其总裁郝杰的头上。 所谓的“卖国”指的是阜国单方面与英国存储厂商NME公司(以下简称NME)草签了一份有关股权交换协议,协议内容为阜国将获得NME公司850万美元的现金投资,并获得该公司40%的股份;作为交易条件,阜国出让其69.09%股权给NME,并允许NME公司使用EVD专利。合作除了可以获得资金以外,技术上的合作也将推动EVD产业的发展。 但是作为EVD联盟的另一主要人物张宝全则愤慨地表示:“一个运作中国EVD标准长达6年的公司居然让外国公司控股了,中国辛苦研发出来的专利被外国人占有了,这不就是卖国吗?”阜国公司总裁郝杰对此辩解:“中方股东共直接持有阜国数字30.91%的股份,通过NME公司间接持有阜国数字27.64%的股份,合计58.55%,保持控股地位。” 耐人寻味的是,不久前,张宝全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请求,要求查封阜国账号,还向媒体公布了双方当初的合同摘要。郝杰也用同样激烈的言辞回击。曾经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如今却在“窝里斗”——EVD联盟名存实亡。那么EVD的未来到底会怎样? EVD从研制、发布之初就直指下一代影碟机标准,并且力求掌握未来影碟机自主知识产权。然而,EVD是一种基于红光技术的产品,备受业界看好的下一代DVD却是基于蓝光技术的产品,即以索尼为首的蓝光阵营与东芝领衔的HD-DVD阵营。 除了技术被业界看好之外,蓝光阵营及HD-DVD阵营在片源方面考虑之长远也令国内企业汗颜——他们不仅早早向好莱坞伸出了橄榄枝,而且,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支持。在美国电影文化主宰全球的今天,赢得了好莱坞的垂青差不多就掌握了世界下一代高清碟机的命脉。目前,HD-DVD已经成功吸引了派拉蒙、环球影业、华纳兄弟以及美国新线影业等多家重量级公司的加盟,蓝光阵营则站满了迪斯尼、索尼影视、米高梅、20thCenturyFox等巨头。虽然目前张宝全也获得了100多部影片授权,但是能吊人胃口的影片却不多。 一直以来,EVD相对于蓝光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产业化的时间。当蓝光DVD与HD-DVD还在纠缠于技术问题的时候,阜国与张宝全已经在大力推进EVD的产业化进程了,而且价格已经达到人们的接受范围以内。更重要的是,EVD已经获得了信息产业部认可的国家推荐性标准。 但是,在此之后,贵为高清碟机标准的EVD产业市场化进展缓慢。业内人士分析说,在这样的背景下,EVD联盟本来应该群策群力,迅速打造起一个强大完整的产业链,到了一个巨形蛋糕出现的时候,谁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谁还会担心HD-DVD的侵占?但是,现在爆发出了这样一场内耗,无疑极大地削弱了EVD的时间优势,更令EVD在市场化的推进中大伤元气。 12月29日,有传闻说,阜国与NME的合资事宜面临搁浅。据称,12月1日阜国宣布与NME合作之后,NME技术负责人曾亲自前往北京考察。NME拥有的“通用多层光盘”存储系统利用红色激光能达到16~18G容量,该技术与EVD一旦结合,无疑在存储量上拥有与蓝光DVD和HD-DVD叫板的实力。但在实际考察中,NME公司技术人员发现,现有EVD碟机根本无法解读带有多层光盘技术的碟片,从而导致双方合作暂时搁浅。不过随后,阜国对此发表特别声明:该报道有关内容纯属造谣。失去了很大时间优势的EVD联盟,正在逐渐失去市场对其的信心,在势力庞大的国际巨头进攻下,EVD已经没有多少筹码了。EVD的玩家们是否应该好好审视一番当前危机四伏的EVD产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