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平板电视产品选购

2007-09-25 15:06 来源:慧聪家电网


现阶段中国平板电视产品的市场需求就像近期中国股市一样一路高涨,据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已经实现平板电视销售360万台,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70%,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即将步入普及消费期。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平板电视产品也逐渐趋向成熟,促进消费者理性选购。

国内市场的平板电视消费以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为主,由于等离子电视可供选择的尺寸有限(主要有42英寸、50英寸两种,近期市场上刚刚推出32英寸等离子电视),一般消费者在卖场看到的平板电视以液晶电视为主,且液晶电视在卖场亮丽的画面表现效果均给人一种等离子电视将要退出市场的错觉,认为等离子技术已经过时,要买电视就买技术最先进的液晶电视。对此,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技术总监张素兵指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两种产品都代表了目前的平板显示潮流,在技术上是各有利弊的,应该理性看待:液晶电视静态清晰度高但动态图像表现力不够,等离子电视运动图像显像效果好但也有屏幕灼伤残像问题。从物理性能的角度来讲,这两种产品的技术都在不断完善进步,液晶电视通过“120HZ技术”,缓解运动图像拖尾,提升动态画面清晰度;等离子电视运用“像素位移技术”,解决屏幕灼伤残像问题。另外,等离子电视在可视角度、实现全数字化、动态耗能、画面表现优秀、使用寿命、视力保护上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对于在卖场液晶电视画面表现力优于等离子电视的现象,专家给于了科学的解释:卖场高于普通家庭10倍的观看亮度是导致液晶电视画面表现力好于等离子电视的直接原因,而在家具环境亮度下,液晶电视的亮度过高,而等离子电视的画面表现会优于液晶电视,而这些问题,普通消费者在将电视购买回家前是无从知晓的,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理性选择。等离子电视在我们看到中国市场上松下长虹海信日立都还在坚持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推广,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市场松下等离子电视的份额一直保持领先,新近推出的松下Virea等离子电视最高色域覆盖率达到40%以上(高清标准要求≥32%),实现色彩鲜艳和饱和度超高水平显像,还原真实色彩,充分体现了等离子电视固有性能优势,并在环保电视的开发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在的松下等离子电视的含铅量小于0.4克,这项发明也将对千千万万的电视用户带来福音。

基于对自身产品缺点的不断完善提高,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两种产品在物理性体现上越来越趋向同一化,如运动图像拖尾时间——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平均值15ms左右,反映图像色彩饱和情况的色域覆盖率——液晶电视平均在34%,等离子电视平均在36%。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安永成认为,在两种产品物理性能体现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应更多考虑观看者的因素,不同消费者对色彩的偏好不同,不同年龄消费者眼睛适应光的强度不同,理性购买需要综合考虑物理性能、心理感受、生理变化三方面因素。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者电子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在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群体中,中年购买者占到65%,而事实上这部分消费者的电视观看时间是最少的,收看电视时间最长的是青少年和老人,因此对平板电视对这部分人群受到电视影响造成的眼部健康问题应格外受到重视。

针对两种不同类型平板电视消费者观看的主观感受和眼睛生理变化情况,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组织信产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共同开展的彩电产品与人眼视觉感官变化课题研究,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三次测试,一次是针对不同年龄段普遍人群长时间观看电视对眼睛疲劳度影响的抽样测试,一次是针对青少年人群使用平板电视玩游戏对眼睛疲劳度影响的测试,最近一次是观看不同大小尺寸平板电视对眼睛疲劳度影响的测试。整体来说,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引发的眼部干燥和视疲劳现象轻,观看者视觉感受相对比较舒服,更有利于保护眼部的健康。尤其显示屏幕越大,人眼主观感受会越舒服。有关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彩电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都是从产品本身物理性能出发,很少考虑人观看感受的因素,彩电产品与人眼感官变化影响的试验结论,一方面为将来彩电产品标准的进一步完善调整提供基础性数据,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消费者选购平板电视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