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各城市间液晶上游“面子”之争

2010-01-31 11:31 来源:李树翀的博客李树翀

最近,愈演愈烈的高世代TFT-LCD面板投资热潮,随着一则“指导意见”的出台而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产业竞争,一时间,业内都在猜测:谁最有可能率先拿到批文?谁有机会搭上末班车?而谁又将最终前功尽弃,在这场“面子”大战中败下阵来。

一直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相对应,普遍的说法是落后美国20年,而当中国俨然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大国的时候,核心技术的缺失仍使得我们很难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业内曾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没心(芯)、没魂、没面子”。“芯”指的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芯片;“魂”指的是软件;而“面子”指的就是平板显示的面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快速崛起,产业规模不断增加,而产业升级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其中,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就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即从整机制造向上游软件、芯片,以及面板等核心零部件升级。近几年,TFT-LCD产业可谓一骑绝尘,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快速普及成为推动电子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面对快速兴起的市场,本着打造完整产业链,及抢占产业制高点和把握核心技术的理念,各地方政府纷纷把眼光投向大尺寸TFT-LCD面板产业。

选择大尺寸“TFT-LCD”面板,地方政府错了吗??

说起大尺寸TFT-LCD面板,可谓近几年的产业大热门,多年前就已成为国家鼓励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TFT-LCD”这一热门单词也快速出现在众多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或重点中。那么,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尺寸TFT-LCD面板产业呢?盲目?凑热闹?政绩工程?我想,答案并不是以上几个,看了最近这么多报道,我本人也亲自参与过其中一些项目,如果现在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选择,我的答案依然是——大尺寸“TFT-LCD”面板!那么,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TFT-LCD产业,特别是上游核心的面板产业,是国家鼓励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如果要选,肯定要从这些重点产业中选,总不能选个国家明令禁止的吧?从中国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国家的导向性很强,国家一旦确定重点,地方政府当然要积极响应,这一点无可厚非,因此,选择面板起码说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

其次,面板产业的确是个诱人的产业。作为液晶产业链当中上游核心产业,面板产业的产业带动效应极强,一条八代线,配合上游的滤光片、偏光片、玻璃基板、LED背光源,以及下游的液晶电视产业,整条产业链所创造的总产值可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如此诱人的收获让大家不得不对面板产业刮目相看。目前,许多城市,特别是一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早的城市都面临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而要快速解决这样的压力,面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做软件、做IC设计,但是,这两个产业的培育期过长,三年以后,可能产值能达到个5亿、8亿,而这样的产值,对于深圳、广州、北京、苏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对调整产业结构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选择大尺寸面板可谓明智之举,也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次,发展大尺寸面板产业遇到难得机遇。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许多面板企业遇到了很大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反而被成倍放大,这也使得我国承接全球大尺寸平板产业成为可能。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广州开发区与lg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三星也决定在中国开设面板厂,奇美、夏普也采取合作形式进入中国。从打破日、韩和中国台湾对华技术输出的坚冰,到这一串连锁反应,我们不想讨论到底打破坚冰的荣誉归于谁,LG?奇美?还是土生土长的京东方?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TFT-LCD面板最大的生产国,而中国一直以来在“面子”上的问题也将得到根本解决。

最后,我们退一万步讲:如果不做面板,各地方还能做什么?谁能给个完美的答案呢?我们天天讲产业升级,讲核心产业,讲自主知识产权,讲技术自主可控,那么各地方政府到底该做什么呢?软件与服务外包、IC设计、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这些热门产业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而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广州、深圳、北京等大城市同样在这些领域发力,而不是单单选择了面板。一直以来,常有专家站出来说各地方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那么,我也想问,到底如何才能差异化呢?怎样又才算特色化呢?的确,目前新兴产业很多,少说能列举个十大八大,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有多大,中国有多少城市,不论怎样,我们都无法完全摆脱同质化的束缚。而综上所诉,选择面板,不但不是盲目之举,反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选择及时引导,国家错了吗??

正当各地方政府大尺寸平板筹划的如火如荼之际,一则“指导意见”突然让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国家在这个时候轻踏刹车,是不是与之前的鼓励扶持态度相悖呢?我的理解是,这种做法与当初的鼓励扶持并不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这种“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制度创新的一种尝试。金融危机证明,国家一些产业调控政策是非常有效,而且必要的,而在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这种理性的调控显得作用尤为突出。之前,国家也出台过相关调控方法,但很多都是在产业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而这次是在产业项目还没有建设之前,这种尝试,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

其次,“鼓励发展”和“健康发展”并不矛盾。多年来,由于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产业过渡竞争想象比比皆是,而这并不符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宗旨,因此,鼓励平板显示产业与“指导意见”的推出并无矛盾之处。

总之,在预计到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从政策层面调控产业发展,对我国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会起到支撑作用,虽然可能会伤害到部分人的感情,但总比付出惨痛的经济和产业代价要好。

面子之争的背后是希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大国,“MadeInChina”的广告也已登陆CNN,而中国制造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们未来发展的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口号越来越响,而许多人也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今天的“面子”之争,让很多人忧虑,甚至有些人觉得这种发展模式有些可怕,但是,我觉得:比这种模式更可怕的是无人去争。我国产业和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的地方政府,他们每天都在思索,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看不到这场聚集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苏州这样的先进城市,以及LG、Samsung、奇美、夏普、京东方这样的顶尖企业的“面子”之争的背后,有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个中艰辛也许只有当事者才清楚。试想一下,如果干脆就没有这场所谓的“面子”之争,产业和谐的同时是不是也会有些许遗憾?不管这场“面子”之争谁输谁赢,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都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中国也将全面告别“没面子”的历史。

总之,不论结果如何,我觉得我们都该向这些参与到“面子”之争的城市致敬,毕竟,他们都为打破面板产业这一坚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产业才有机会升级和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