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节能灯品牌急需突破加工代产路线

2011-06-03 10:33 来源:中国建材第一网

虽然节能灯在国内的需求正逐步上升;然而,在最广泛的海外市场上,国产品牌几乎无立足之地。即使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效照明产品的制造基地,全球接近80%的节能灯都是由中国制造,但是我国节能照明在全球整个产业链仅仅处于制造加工的一环,并没有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上,获得应得的利益。

国内自有品牌,其实并不缺乏卓越的产品性能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只是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能投入过多的成本建立品牌和渠道,最后不断恶性循环,沦为加工工厂。不打破这种竞争模式,在新一轮的市场扩容中,国有品牌就没有办法获得充足的生存空间,难以发展并腾飞。

在海外的节能灯市场,有80%由欧司朗、飞利浦、GE等国际照明品牌控制。而这些知名的品牌节能灯,却大部分由我国国内厂家生产,如佛山照明、浙江阳光、通士达等国内厂家代工。这种产业发展不够均衡的现象,引起了行内人士的深思。难道中国就只能走加工代产的路线,中国制造的低廉产品就真的不能占据庞大的海外市场?

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际品牌会针对出口海外市场的节能灯产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从材料选购再到代工程序,有比较科学的考核。而他们针对的内销产品,却会适当放宽检测标准,以更低的代工成本,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价格的竞争优势。不同市场,两种做法,这既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优质的好口碑,又因为低价好品牌垄断了国内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