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解“毒”孩子电子产品依赖症

2012-08-01 15:30 来源:赛迪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精致,操作也越来越简单,而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许多孩子从1岁多开始就会玩ipad等电子产品了。进入暑期,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更是变本加厉,据调查显示,8成以上小朋友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在4小时以上。

市场调查

8成小朋友使用时间在4小时左右

据星期8小镇针对20对亲子所作的小范围调查显示,8成小朋友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在4小时左右,还有10%的小朋友每天泡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大于4个小时。

松江区的张先生告诉笔者,女儿9月份就要步入小学了,所以在这个暑假对女儿的作息玩耍时间有了严格的控制,每天只允许看1-2个小时电视,好在女儿对电视节目也不是很感兴趣,只要给女儿好吃的,就可以非常顺利的把女儿从电视机前拖走。

蒋女士在暑假对女儿进行“散养”,女儿对电子游戏不是很有兴趣,对电视却情有独钟,每天在客厅的茶几上做作业,正对着电视机,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虽然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可是因为自己要上班,家里的老人也管不了那么多。

唐小姐说,儿子自从会玩IPAD上的游戏后就比较少看电视和玩电脑了。唐小姐每次要求儿子玩游戏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每天大概玩3次左右。因为怕孩子的视力受损,所以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唐小姐说,她现在的杀手锏就是改密码,如果儿子不听话、吵闹,唐小姐就会威胁说改掉IPAD的密码,让他再也玩不了。不过唐小姐也坦陈,这只是个临时的方法,因为儿子现在还小不会破密码,等到哪天会破了,这招就不灵了,养成孩子自律的习惯才最重要。

眼科病人中7成以上是小患者

据悉,眼下因为沉迷电子产品而导致视力下降的小患者现在占眼科月均门诊量的70%以上。因为所有的电子产品包括打电脑游戏、上网等都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近视发病率的上升和近视度数的加深,其中看视频的时候,眼球暴露的时间比平常要增加不少,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慢性结膜炎。医生也提醒家长,在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别太长,每次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减少孩子看电脑、看电视,尤其是游戏的时间。要教孩子在玩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经常要有意识地眨眼睛,中途可以让孩子稍微喝点水,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归根结底,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定要控制住。

家长应监督好孩子,或者给孩子制定好计划,或者多带孩子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孩子积极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互动起来,多做一些亲子游戏,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声音

声音1

玩多长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玩什么内容

家长刘女士说,女儿文文今年4岁,每天都会玩一段时间的IPAD,IPAD是制服女儿的“杀手锏”,每当她又哭又闹不听话的时候就会把IPAD拿出来。刘女士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女儿沉迷其中,因为沉迷得久了自然就会厌倦。并且IPAD上也没有游戏,全是一些学习软件,女儿跟着里面的内容学得很是起劲。

声音2

孩子“被网络”实属无奈

家长陈先生表示,自己的女儿已经上高中了,课业负担骤然加重,暑期还是以学习为主。平时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上辅导班,剩下的时间在家自己学习。但是因为自己和太太都是双职工,平时忙于工作,女儿一个人在家,多数时间还是跟电视机、电脑做伴。虽然自己也曾经给电脑设过密码,但密码很快就被女儿给破解了。

专家支招

网络学习时间4小时是最高限

位育中学计算机教师周刚表示,目前高中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涉及到了信息学的理论知识,用网络搜索应用、查找资料以及程序设计等,但是多数学生还是喜欢用电脑来娱乐,比如浏览新闻、泡论坛、聊天等。如果是纯属娱乐的话,上网时间越久越是在浪费时间并且对视力也有影响。但是如果用网络来学习的话,比如学习英语,进行课程预习、复习等,可以适当延长使用时间,但是也以2-4个小时为宜。此外,绝对不建议学生用手机上网,因为手机显示屏较小,长时间使用手机肯定会造成视力损伤。

如果家长想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绿色软件:

绿色上网管家据悉,该软件是一款适合家庭和学校使用的免费软件。它具有过滤黄色网页、游戏限制、聊天限制、BT软件使用限制、上网时间控制、眼睛健康保护和记录电脑屏幕和网址等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该软件是完全免费的,没有时间限制,用户可以放心地自由使用。

绿色上网业务绿色上网业务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结合高效的网站安全过滤引擎,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向用户提供过滤非法网站的服务,为青少年提供一片洁净的互联网天空。它无需在用户端做任何修改、设置或安装软件,而是在电信骨干网上对有害网站作出根本性的拦截,自动过滤网上众多色情、暴力以及其它不健康内容,屏蔽全球色情、赌博、毒品和邪教等不良网站,其系统的数据库还将每天更新,自动搜索并屏蔽新增加的不健康网站。对一般家庭用户而言,绿色上网业务的内容控制功能为家长提供了有效手段,保证青少年不接触不良网络信息。该业务不仅电信有,联通也有推出。联通推出的“绿色上网”业务是中国联通针对有孩子的家庭宽带用户提供的互联网内容过滤服务。使用“绿色上网”业务家长可以限制孩子的上网浏览范围和上网时间,防止孩子接触到互联网上的各种有害信息。

绿色上网”采用“单一账号,父子权限”模式,用户办理“绿色上网”业务时,将获得“绿色上网”账号(后缀为@green),上网时默认以子账号的访问权限登陆互联网,享受“绿色上网”的保护。家长可访问“绿色上网”首页,输入权限提升密码,获得家长访问权限,并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如限定上网时间段等)。

动员学生走出家门

向明中学孙蔚萍表示,要让学生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向明中学在暑期中就动员学生走出家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设有志愿者基地,鼓励学生爱心助老。学校还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进行考核、考评。学生对于参加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都很高涨,比如做一大会址讲解员,但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可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很少。

四招助孩子走出网络“泥潭”

浦东竹园小学校长田荣俊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丰富孩子的户外活动内容,帮助孩子走出网络“泥潭”:

第一,社会的组织机构,比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但目前市面上这种活动不多。

第二,号召少先队员进行自我管理,鼓励他们轮流到每个孩子家里进行活动,这样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玩伴。或者组织他们到幼儿园、图书室或者敬老院做义工。

第三,呼吁家长在工作之余多进行亲子活动,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拓展视野。

第四,动员社区机构比如青少年保护办公室按照地域特点,在本社区内多组织一些活动,将老人和小孩组织起来在图书馆等地区结成”忘年交”,组织读书会等。总之,让孩子走出家门,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是社会、家长、学校共同的责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