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走私屡禁不止 回收折射多重问题

2013-03-01 14:21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据报道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称,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理想”的电子垃圾场。上述论断虽然危言耸听,但面对我国每年大量的电子垃圾,面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还在大肆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电子垃圾这些事实,我国的有关部门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了。

2月28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厦门检验检疫局查获非法向我国转移日本电子垃圾案件。从货物的铭牌、适用电压等信息判断,大部分设备的原使用地为日本。

目前,我国正成为欧美国家电子垃圾的主要输出地。不少“洋电子垃圾”以废五金、废塑料的名义进入我国,洋电子垃圾进口走私屡禁不止。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应当避免违规企业“转移阵地、曲线入境”,通过建立信息联动平台、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堵住有害电子垃圾,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有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小时就有4000吨的电子垃圾被丢掉,如果将我国视为“最理想”的电子垃圾场,这些庞大的、有毒的电子垃圾必然会严重污染我们的家园。

环保部近期发布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将重点推进包括电子元件在内的危险废物情况调查,以及其他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置、监管能力和人才建设等,累计资金需求为261亿元。

此外,废弃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不健全,令每年大量淘汰手机流入地下加工厂,在被随意提取稀贵金属后,连同化学液体一起被随处丢弃,严重污染环境。专家建议,希望能尽快将手机列入回收范围,设立一些回收点,制定管理细则。

废旧的电子电器产品,如果随意丢弃,散落到环境中,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电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属元素,一旦进入水体,会长期危害水环境和周围居民的人体健康。此外,电冰箱空调的制冷剂、绝热发泡剂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会破坏大气环境,从而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电子产品所造成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前端设计生产和被废弃后的加工利用中,例如全球闻名的电子垃圾拆解地广东贵屿,已经成为电子垃圾污染的重灾区,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相关研究显示,在这些电子垃圾中有大量的贵重金属,一些非法拆解中心通过溶解和燃烧电路板,从中提取贵金属盈利。但由于工序并不规范,露天焚烧的做法会导致重金属进入地下水或者空气中,造成污染。

电子垃圾引发出的另一个新问题是企业责任的重新界定问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出口等电子垃圾处理途径的存在,绝大部分企业对从根源上防范污染缺乏动力。但与此同时,欧盟“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的尝试已引起广泛的瞩目。欧盟起草制定了相关法律保证制造商对电脑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要求他们将回收电脑及配件的费用加到产品成本中。同时,制造商必须同意不添加任何有毒原料。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