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联姻”设计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3-06-25 15:00 来源:珠江商报廖帆

衍生出至少5种合作模式,设计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核心提示:随着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和设计业集群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合作层级也逐步由“部门联动”转向“战略合作”。双方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典型特征。

据了解,现有的合作模式至少有五种,分别是“接单式”合作,“销售额提成”式合作、公司层面的战略合作、“共同体”式合作、“交叉持股”式股权合作,不同的合作模式之间还存在重叠交叉,从而衍生出更多选择。

但相关专家表示,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在合作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合作模式,从而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

案例一:小熊电器借设计逆袭

小熊电器是一家起步较晚的小家电企业,2005年才成立,当时家电市场已经“饱和”,留给新成立企业的市场非常有限。

据小熊电器总经理李一峰介绍,当时在开发产品时也非常迟疑,后来,有朋友建议他尝试一下国外非常流行的诸如酸奶机这样的小家电产品,他就花10万元开了一套模具,生产了首批1000多台酸奶机。

聚焦于小的创意产品,迅速为小熊打开了出路,并使之成为淘宝和天猫上的风云品牌。李一峰认为,小熊的成功,与对设计的重视息息相关。他介绍说,小家电的魅力在于细节,比如一个按钮的工艺,一对把手的设计,都能给消费者带来超出预期的享受。也许正是因为专注于细节,小熊拥有一定的粉丝用户,用户使用产品后,会主动给他们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意见,企业又改进了产品。

设计给了小熊电器巨大的助推力,因此,小熊对发展设计的热情也特别高,并多次冠名赞助设计大赛。比如今年,小熊电器就以“小熊电器,妙想生活”为主题,冠名了2013创新顺德工业设计大赛,并希望通过这次大赛挖掘出更多关注生活的设计师,助推产品升级和创意产品开发。李一峰介绍说:“小熊电器始终坚持‘妙想生活’的发展理念,从生活中寻找产品设计的灵感,专注做‘小’事,将妙想植入企业灵魂,坚持提供创新与惊喜的工业设计,从而带来完美的精神享受和真实可触的生活价值。”

案例二企业之间实现“利益捆绑”

在前几年,制造企业与设计企业的合作还处在较低层次,往往是制造企业要开发一款产品,让设计公司帮忙“画图”,再支付一笔数量不大的费用。这种合作,一般限于部门主管和部门主管之间。但随着设计附加值在产品价值中的体现,顺德许多企业主开始意识到,设计已经成为主导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设计已经不再是画图这么简单,包括用户行为模式分析,用户体验研究,功能设计等。”东菱电器设计总监陈龙辉介绍说。

据记者了解,在早期,制造企业认为设计服务可有可无,不愿意将更多利润让利给设计企业,但随着观念的转变,“设计决定成败”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倾向于一种“利益捆绑”的销售模式,让设计公司根据销售额提取“设计费”。

“我们最近帮华润万家设计了一款插线板,根据销售额提取设计费。”据和壹设计总经理仇登伟介绍,插线板的设计,一般赚不了多少钱,但通过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公司可以赚取比“一次性收费”多得多的收入。很自然,采用这种合作模式后,设计公司在设计上也会精益求精。

据仇登伟介绍,这种“利益捆绑”的合作模式已经被更多制造企业所接受。比如他们最近与地中海卫浴合作,初期不收取任何设计费,待实现销售后再开始“提成”。这种模式一旦推开后,就很容易和制造企业实现“战略同盟”,这样,在产品的开发问题上,制造企业一般会安排高层与他们对接,这样也提升了企业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案例三:借“共同体”打造企业“外脑”

制造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多方面的服务支持,这些支持,也许是一家设计公司所无法满足的。记者近日走访获悉,“共同体”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据某设计企业负责人介绍,他正在打造一个“共同体”,帮一家生产小家电的企业实现业绩腾飞。该负责人的思路是这样的:该设计公司和品牌策划公司、色彩支持公司等单位合作,帮制造业制定产品开发、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一揽子”计划,再借助电子商务公司,帮制造企业开拓网络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小家电业务的“井喷式”增长。

“在现在的竞争形势下,小制造企业已不适合采取‘单兵作战’的竞争策略,而更应该借助‘外脑’抱团作战。”该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观察】走“小而美”的专业化路线

在家电产业,“巨无霸”只有那么几家,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企业。在传统经济业态中,“规模优势”往往决定竞争成败。“规模”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生产的家电产品越多,就会在工艺流程和工艺熟练度方面积累更多经验,从而控制成本、提高质量。

“规模优势”还会带来“品牌优势”,大企业由于销量很大,因此可以花更多的广告投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同理,大企业在研发、设计等方面也会优势占尽,令小企业很难找到“市场缝隙”。

互联网的出现,给予这种“规模优势”某种颠覆。由于众所周知的官僚主义,大企业在产品创新、部门沟通方面往往显得缓慢而笨拙。战略的执行,在小企业也许只要一天,在大企业则可能要数月之久。而互联网时代,创意产品的推广不再需要庞大的资金,也许,仅仅依靠消费者的口碑,就能诞生下一个小熊电器。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竞争业态,小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现在有一种趋势,家电小企业盲目扩张,在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同时成立设计部门、品牌推广部门、销售部门。但很显然,这些业务的专业性并非一般企业可以胜任。那么,制造业何不专注自身业务,专注于制造的精细化和成本控制,至于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则请“外脑”来解决吧。

在新经济时代,追求“小而精”、“小而美”,小企业也许能焕发新活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