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扎堆“下乡”:物流瓶颈亟待突破

2014-10-15 11:13 来源:南京日报张希

近日,在阿里巴巴举行的首届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预测,未来两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从今年的1800亿跃升到4600亿元,成为电商高速增长的新引擎;10—20年后,农村网购市场或将超越城市。对此,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电商的拓展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用互联网思维培育市场,解开发展中的“关卡”。

“经济发展的路径有很多,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产业化、互联网化……只有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化’,才是好的。”周其仁说,历史上有经验教训,有一段时间,中国把经济建设叫做工业化,可在相当长时期,工业化很难惠及到所有人。比如,占人口多数的农民以低廉价格贡献粮食,收益却很少。看起来让农民苦一点,用粮食支持工业化是一条发展道路,但工业发展起来产品卖给谁?如果多数人很贫穷,没有购买力,工业化也发展不下去。

今天的中国哪些是“多数人”?一是年轻人,80后、90后、00后……他们引导着潮流,代表着未来;二是县和县以下的乡镇村居民,13亿人口中65%是农村人。

周其仁说,20多年前访问日本时,曾有两个案例搞不懂。一是传真机农业,东京的千家万户和日本农村家庭保持联系,一个礼拜发一份传真,需要什么农产品,由农户邮寄过来;二是农业回归传统,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周其仁说,现在,我国城市居民也有了这类个性化需求。相比20年前的日本,现在有互联网,可以更方便把产品从落后但污染少的地区输送出来。

当前,我国网购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城市增速明显放缓,农村成为电商高速增长的新引擎。“电商开拓农村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大的困难就是物流。”周其仁说,如果偏远的村庄一天只有一个包裹,肯定没人愿意送;如果一天有100个包裹,自然就有快递公司愿意做了。

从1到100,要突破这个“临界点”,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思维下,很多服务是免费的,但是不是为了免费而免费,真实的目的在于培植需求,因为跨过一个临界点,就可以赚钱了。周其仁说,在上一轮经济发展中,政府已经有了“互联网思维”,比如拨款修路。因为,修好路经济就起来了。在这一轮互联网大潮下,政府财政的力量也可以和商家、企业、产业、产业联盟一起,共同帮助农村互联网产业“抬”过临界点,打通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