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利战的“风口” 小米招架得住吗

2014-12-05 14:13 来源:中国电子报丹璐

一则中兴、华为向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发“律师函”,指后者侵犯其WCDMA专利的报道又一次将小米推向风口浪尖。华为和小米很快出面辟谣,但这并没有减少业内对于国内手机厂商开打专利战的各种猜测,更无法掩盖小米在通信领域核心专利上一穷二白的事实。

小米或许能够用4年时间,就跃升成为仅次于苹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但专利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站在这个“风口”上,小米恐怕无力招架。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专利又是一项强有力的竞争和自我保护的武器,很难说中兴、华为等强势企业会不会选择利用专利利器。再加上小米也已经启动海外拓展计划,进军全球市场没有专利更是寸步难行。因此对于小米来说,尽快补齐专利短板是当务之急。

国内市场难避免

在发明授权的数量上,小米仅有10件,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达到了2.2万多件和1.4万多件。

针对“律师函”传闻,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通过自己的微博予以否定。他表示:“华为一贯倡导知识产权保护和有偿共享技术创新,但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张牙舞爪、四面出击。”中兴则对该事件不置可否。在官方声明中,中兴明确表示“尊重有利于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华为、中兴告小米侵权的概率几乎为零。但不能忽视的是,当小米这样的新贵触动两大权威的根基时,很难说中兴、华为还能否沉得住气。根据IDC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报告,小米已跻身全球前3名,而中兴、华为没能进入前5名。今年小米预计将完成6000万部手机的销售目标,实现超过700亿元的销售额。这种赶超势头是老牌厂商无法忽略的。例如苹果和三星,还不是屡屡挑起专利事端,在国际市场上掐得你死我活。

抛开苹果、三星这些常在国际舞台上挥舞专利大棒的巨头不说,就是华为和中兴在国内市场发起的专利诉讼,小米这样的手机新贵也难以应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公开数据,在发明授权数量上,小米仅有10件,而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达到了2.2万多件和1.4万多件。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专利作为厂商参与竞争和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一旦发挥作用,专利战将不可避免。在日前召开的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技术交流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周洁就提到,国内厂商在专利方面的应对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研发能力很弱,对核心专利、标准专利的布局也比较薄弱。然而厂商竞争仍然激烈,过度营销,市场利润趋薄,难以承受专利诉讼。

走向海外绕不开

对于任何一家致力于进入全球市场的品牌来说,专利这道坎都是必须要迈过的。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趋于饱和的形势下,包括小米在内的厂商纷纷向海外市场寻求机遇。据小米公司副总裁宋涛介绍,小米从去年就开始试水国际市场。在进军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之后,今年年初又陆续向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拓展。今年7月份试水印度市场之后,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小米就已成为印度市场份额第五的手机厂商。同时,小米也有进军泰国、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市场的计划。不过,国外成熟市场对专利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国内。而就小米瞄准的市场来看,其潜在的诉讼风险要比欧美市场小得多。

周洁表示:“在俄罗斯、印度等诉讼风险低的国家开拓市场就安全吗?其实不然。我们最近对印度智能终端市场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国内厂商在新兴国家开拓市场也会面临专利压力,新兴国家的专利布局仍然被巨头企业掌控。”

在宋涛看来,小米是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年小米申请了上千个知识产权专利,其中20%是国际专利。但对于走向全球市场的小米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在向海外扩张的时候,小米并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能够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华为凭借自身的专利储备,通过专利交叉授权方式解决了专利难题,从而在欧洲健康发展。联想则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拿到了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中国大陆品牌如果不拓展进入欧盟市场,短期内受到的专利压力并不会很大。但长远来说,对于任何一家致力于进入全球市场的品牌来说,专利这道坎都是必须要迈过的。”

收购并购是出路

手机新贵申请专利再出海肯定来不及,收购、并购拥有专利的公司或组建专利联盟或是新出路。

中兴和华为这两家被称为在专利诉讼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每年都会拿出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在通信领域的专利储备即使在全球市场也排名靠前。在海外市场,中兴和华为有多年的积累,在100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并与当地运营商实现了密切合作。这是小米短期内难以赶超的。不过,为了进军全球市场,小米已经开始在专利上布局。据悉,小米正与国产手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或许能够弥补小米在专利上的些许不足。

在业内人士看来,像小米这样的新兴手机企业,短期内申请专利再出海肯定来不及,但可以通过收购、并购拥有专利的公司,或是组建专利联盟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有消息称,黑莓CEO程守宗在出席APEC期间,就曾分别对话小米、联想、HTC等企业高层,并表示出合作意向。这也引发了业内猜测,黑莓对小米来说显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尤其是在专利方面。

近年来,知识产权的“军备竞赛”正在加剧。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智能终端领域的专利年诉讼量激增。在2000年到2013年间,前几年的专利年诉讼量增长缓慢,从2010年开始呈现急速增长态势。

王艳辉也认为:“专利不够可以购买,但必须有一个专业的专利运作团队,否则市场空间会受到局限。”因此对于小米来说,通过积极的收购、并购进行专利防御,能在海外市场快速打通渠道体系,实现落地国际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