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持续下滑 不再香的智能音箱与生成式AI能擦出什么火花?

2023-07-26 11:36 来源:天极网景博健

说到智能音箱,应该有不少人都购买和使用过这类产品,它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关键入口,成为了人工智能的一个新风口,因此引来了不少巨头的入局,阿里、百度、小米华为京东等都推出了相关的产品。智能音箱市场在2016-2019年持续爆火,但在2020年市场开始降温,出货量多季度连续下滑,而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市场再次两位数下滑,智能音箱真的不香了

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全渠道销量为1148万台,同比下降19%;销额为33.7亿元,同比下降20%,各月相比去年同期均呈双位数下降。其中,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下降幅度略有缓解。

具体到品牌来看的话,百度、小米、天猫精灵分别以37%、34%、23%份额占据前三名,三家握有高达94%的份额,排名第四的华为仅握有2%的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因此缺乏充分竞争带来的市场活力。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已经没有新的“玩家”选择入局这片高度集中的市场,反而有不少品牌陆续退出,行业往日风光已经消散。

从市场结构上来看,相较于去年同期,百度在线下市场占比百度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小米变化不大,天猫精灵则有一定下滑;而线上市场这块百度和天猫精灵变化都不大,小米这有着明显的提升。

产品力和创新不足,消费者选购更为理性

而市场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产品力不足,而且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创新,简单说就是,作为音箱它的音质并不能让人满意,而且还不够智能,生态还存在局限性。

产品价格低确实能够降低消费者的选购门槛,但这也对应着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导致部分产品的音质并不能达到用户的需求。同时,语音交互体验不佳同样是用户的一痛点,用户都希望与智能音箱实现类似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式”交流,但多数智能音箱无法理解复杂的语言场景,导致交互效率低,达不到消费者的期待,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使用粘性不高,让它的用途仍停留在点一首歌、讲个故事、播报天气等非常初级阶段。

而最开始我们还提到,智能音箱是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关键入口,可以控制家中的电视空调智能家电,形成一套IoT生态系统。这看起来很美好,但却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因为各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生态,简单说就是,你选择一个品牌的智能音箱,并不是你想购买的所有家电都能接入其中,不同生态之间的智能硬件产品很难协同运作。

这就导致了无论是选择音箱还是家电,都要考虑在一个生态圈中的产品,这就造成了局限性。同时家中一些老家电可能无法接入音箱,或者不属于它的生态圈,更换的成本又比较高,想要打造一套智能家居系统的阻碍很多。生态作为品牌的一大竞争力,谁都不会去放开,所以无论是从智能音箱出发选购到各种智能家电,还是手握一些智能家电去考虑智能音箱,都需要做出取舍。这里要多说一句,小米智能音箱能够持续维持着较高的份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生态这块做的很不错,自家或者生态链有着丰富的产品让消费者可以购买“全家桶”。

另外,近两年出现了不少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可以说是市场下行趋势下,厂商寻求突破的一条路,相比于传统智能音箱更贵一些。通过增加一块屏幕,让音箱的功能和交互方式更加丰富,触控方式相较于语音交互更加高效,从而让体验得到提升。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创新,但并非是一项能逆转市场颓势的创新,利用触控弥补语音交互的不足并非是长远之计,毕竟智能音箱最简单直接的交互方式还是靠语音,所以提升语音交互的智能化和效率依然是关键点。并且,智能家居的核心不仅仅只可以是智能音箱,触控效率更高的话,其实智能手机便可以担当此角色,打开APP点一点即可。

之前为了抢占市场,各大厂商打起了价格战,这确实让产品普及率快速提升,但这种策略换来的销量并不能带动行业的未来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用户的期待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音质较差、交互不智能、生态存在局限、创新力乏力等各种因素叠加到一起,让消费者对于智能音箱的兴趣下降了不少,很多之前买的产品在如今成为了摆设,越来越多人将智能音箱视作非刚需产品,在选购时会更为理性,即便价格并不贵,但为了无法满足需求的产品而买单显然并不合算。

生成式AI智能音箱,下个增长点或在这里

随着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横空出世和爆火,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成式AI的巨大潜力,它将改变很多行业,其中就包括智能音箱。

背靠大模型的生成式AI大对于智能音箱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帮助智能音箱理解更加复杂的语句,它有着强大的语义理解、用户意图理解能力以及内容生成能力,从而提供更加自然的交流,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回答和执行命令,带来体验的升级。就像我们现在和ChatGPT之间非常自然的聊天一样,依靠生成式AI的加持,让我们和智能音箱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人机交互,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我们不必去用它们一定听得懂的“机器”语言去下命令,而是根据我们的需求直接表达即可。

目前大厂们已经开始了布局,在2月份的时候小度官方宣布将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打造针对智能设备场景的人工智能模型「小度灵机」应用到小度全系产品;阿里的天猫精灵则宣布接入自家的大模型通义千问;小米目前还没有布局大模型,不过很早就在该领域有过尝试,作为智能音箱的头部玩家,它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华为已经有了盘古系列AI大模型,目前产品还尚未接入,不过也是做好了准备。

当然,相关产品的落地肯定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面临的困难还是不少的。在我看来,首先就是需要更强的算力,大模型的训练的背后有着很高的成本,落地到产品上可能需要用户付出更高的成本,这无疑会增加使用门槛,而且一旦音箱接入生成式AI,将会涌入大量的用户,对于算力的需求会很大,服务器能否抗的住是个问题;另外,目前生成式AI背后的模型是否适合智能音箱的使用和交互场景,相较于ChatGPT,智能音箱主要的交互方式是语音;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了,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显然需要生成式AI给出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那就需要更多的了解用户,这就有点像我们交朋友,越熟悉的朋友就会越了解你,但同时更可能知道你的秘密。

写在最后

总之,智能音箱的下个增长点很可能落在生成式AI上,但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的时间也都不少。而且虽然生成式AI的接入能提升人机之间的语音交互体验,但各个品牌之间的生态壁垒依然存在,还有音质差、内容少等问题,都需要厂商去解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