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搞数字化并不是要干掉谁

2023-11-22 10:21 来源:家电圈孔余

这几年来,随着家电行业的头部企业们纷纷开启一轮数字化变革,引发两类人群“人心惶惶”:一是,企业内部员工,除了生产、营销,以及财务、人力等岗位,甚至包括研发,都面临着人员的优化;二是,企业外部经销商,随着线下线上布局的完善,经销商进入一轮“优胜劣汰”的淘汰赛,代理商分销商被干掉。那么,家电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如果不是为了“干掉谁”,那又是想“干什么”?

裁员并岗、去代理商、部门整合,这些并非家电企业搞数字化转型的初衷和目标。

不管是数字化变革已经推进10多年的美的集团长虹集团,还是最近几年正在加码数字化变革的海尔智家,以及拿渠道数字化为突破口重新定义企业能力的格力电器,甚至正在启动新一轮数字化整合的海信消费者事业群等,家电圈注意到,最近几年家电行业的头部企业们,正在以数字化作为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底盘和基础。

但是在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人士告诉家电圈,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现象,让员工和商家心里不安。外部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家电零售批发层层分销的模式被打破,大量代理商、分销商无路可走,要么转型变成零售商、运营商,要么只能退出家电业务。同时,还有外界感受并不明显的,就是企业内部的岗位优化、人员调整,因为数字化而带来了至少10%左右的冗余岗位和人员的整合,裁员无法避免。

在不少企业的数字化变革过程中,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还是财务人力行政等,还是企业外部的渠道经销商们,都是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因此都面临着一轮巨大的变革压力,特别是传统模式和玩法必然要经历一轮被清理和改写。比如说,大量重复高强度的劳动力岗位要被机器人取代,原本需要1个庞大团队对接的代理商和经销商的财务体系可能1个人就能搞定,层层分销和代理模式彻底被根除。

最终随着数字化开始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每个人、每个合作伙伴、每个商家的原有惯性操作,最终改变企业的运营逻辑、经营效率,甚至是商业模式,必然会打破传统,甚至动摇原有各个职能模块和业务体系的利益格局。其中,最为直观的,企业内部有大量的岗位和人员会因为数字化运营而“消失”,企业外部有大量的家电代理商、分销商因为数字化运营而变得“没有价值”。

那么搞到现在,家电企业的“数字化”变革,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干掉谁”“牺牲谁”甚至“抢谁的饭碗”吗?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打破传统利益格局和经营惯性引发的企业营收、利润和员工、商家动荡,投入巨大的数字化转型又能否解决并支撑,从而创造更多更大的商业价值?难道,数字化是众多家电企业面向未来的唯一出路?

首先,在家电圈看来,头部家电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干掉员工和合作伙伴”,首要任务其实就是干掉企业过去形成的经营惯性、思维定式。简单来说,是一场“企业自我革命”的起点,却不是终点。核心就是要通过数字化再造企业在这个多变时代,满足用户需求、打造更多好产品、好服务,提供更多新价值的能力、思维和手段。

所以,但凡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家电企业,都是“勇士”。因为,只有全盘否定自己过去的商业玩法和市场打法,才能建立新的发展目标和竞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牺牲一部分员工,甚至一部分代理商和运营商,不是目的只是过程。因为数字化转型一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主动开启数字化变革的企业,至少还是有想法、有能力的,就怕那些还没有意识到危机、选择躺平的企业,最终连企业自身都没有了,还能拿什么去参与未来的竞争?

其次,当前摆在所有家电企业面前的活路只有一条,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所谓的寻找新业务、新赛道,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家电多品牌、全品类、全渠道的扩张,从本土市场到全球市场的突破;同时还有企业跳出传统的家电业务,向其它行业和领域跨界;这种开源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的培育,因为很难快速见效,必须要与企业的节流相结合。而当前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的节流,就是减少人员、减少层级、减少内耗,提高效率、提高面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敏感度。

数字化正是家电企业打通开源与节流两大任务的重要纽带。一方面,基于企业的数字化底盘,可以提升现有各个业务的竞争力,效率的改善一定会带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基于不同行业用户和客户的需求,可以快速通过线上的数字化工具,与线下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拉通,创造性满足用户。

当然,在家电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肯定会影响一些员工的岗位,动摇一些商家的市场利益和经营格局。但是,家电企业要想在未来更为多变、更为莫测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必须要利用现有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有限的资源,主动向自己“动手”,主动走出企业过去的“舒适区”,才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