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奴隶到将军 格兰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2005-05-26 14:07 来源:燕赵都市报晨阳

5月20日,广东中山黄圃镇,格兰仕中山空调基地一期工程正式竣工。一期工程20条空调整机生产线总产能为650万套。格兰仕宣称3000亩基地全部启用后,空调产能将放大至1500万套,他们要打造继微波炉之后的第二个“世界冠军”。

格兰仕,每当提到他时人们总是想到微波炉,对于格兰仕空调,许多消费者是陌生的,大部分空调巨头更是不屑一顾。可就是这个“不会做空调”的格兰仕却生生地圈了3000亩地,建起了一个要到场者都为之惊叹的空调基地。格兰仕要做微波炉和空调的全球双料冠军,格兰仕空调想要从奴隶到将军?

产销矛盾将会激化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空调产业经历了一个新的扩张“高潮”期。2000年,中国空调行业生产规模1800万台,到2004年这一数据已经扩大到6000万台,占有世界空调总产量的3/5左右。但是,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及相关空调行业权威调研机构公布的资料,2004年,中国空调出口2300万台,内销出货2400万台。不计社会库存,2004年中国空调行业工厂滞销库存就突破1000万台。然而,国内空调市场整体容量大约在5000万套左右。

2005年,海尔美的格力三大一线空调厂家的产能都已经突破1000万套。今年初,志高4500亩的空调基地建成,其最终目标是冲击1000万套产能大关。同期,TCL武汉空调基地也开始投产,其年产能将达到450万套。种种迹象表明,各厂家大有豪赌产能之势。如此算来,国内空调几大巨头的产能就已是难以消化。

圈地扩产量是否等于市场销售量?中国空调产业走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把握住目前良好的市场需求增势,推动整个产业链投资价值提升,成为中国空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后晋新军的格兰仕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突进,其日后的关键是如何将产能变为销量。

渠道是发展的瓶颈

空调行业经过多年的大浪淘沙,品牌正在快速集中,大企业之间的实力难分伯仲,产品同质化已是不可否认。在空调产品未有质变的前提下,未来的竞争将是渠道的竞争。空调产品相对于家电的其他产品来说具有独特性,其淡旺季明显,淡季提前打款,旺季集中销售,还存在售后安装等问题,所以空调产品的销售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渠道的实力与推力。选择一个好的渠道,好产品又有好利润,如此必能获胜。只有好的营销队伍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销售时机,作到未雨绸缪的厉兵秣马。这些方面,对于以微波炉起家的格兰仕来说是弱项。微波炉是小家电,与空调的渠道不能完全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格兰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梳理空调的销售渠道,放利于“道”,调动渠道的积极性,才能使自己的产品畅通于市。

在这次工程竣工仪式上,记者看到了格兰仕邀请了全国各地1000多位商家代表,特别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国美电器销售经理李俊涛的到场足以说明格兰仕正在梳理通道为未来挺进“世界冠军”铺路。

务实将是脚下基石

格兰仕空调要打造“世界冠军”?许多人对此感到是天方夜谭。记者凭着多年来对格兰仕的了解认为这样的奇迹也许能实现。其一,格兰仕人有种务实的精神,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曾多次强调格兰仕不是上市公司,公司在空调产业上投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用汗水换来的,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出击。其二,格兰仕人有种啃硬骨头的激情,当年做微波炉的时候也是万般艰辛。所以我们从格兰仕这次在中山大手笔的投入来看,格兰仕对空调的投资绝不是心血来潮。他的信心也有部分是来自微波炉的网络基础,他的“全球制造”基地成就了格兰仕的海外市场。目前,格兰仕空调已与200多个世界名牌空调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一边研发、制造自有品牌产品,服务于中国本土市场和向世界主流渠道供货;一边为世界名牌定制生产、开发新品,借助对方的品牌影响和强健的国际营销网络,让格兰仕空调低风险、高速度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据有关权威媒体透露的2004年海关统计数据,格兰仕空调出口名列中国空调企业前茅,让业界人士为之侧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格兰仕的“全球制造”基地已是名符其实的“品牌基地”。不过,要赶追国际空调巨头,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差距在于品牌,建设品牌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在制造、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出竞争力。格兰仕空调要真正成为全球空调航母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刚刚起航。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