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电业何以跑赢“刀片利润”(图)

2011-12-22 08:12 来源:搜狐

青岛家电业何以跑赢“刀片利润”(图)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编者按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体经济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制造业领域。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包括青岛在内的各地制造业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高企的经营成本、疲软的出口,以及人民币升值、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等各种不利因素,像一座又一座大山,压迫着制造业负重前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形势下,我市制造业迎难而上,“转方式、调结构”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实施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全力实现稳定、持续增长,为我市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本报记者选取了我市家电、化工、钢铁、机械等重点产业和企业,对其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力图剖析它们化解各种外部压力的艰辛历程,全面呈现转型升级之路,而这,正是“青岛制造”长盛不衰、加快向“青岛创造”嬗变的唯一途径。2011年是国内家电业又一个冬天,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冰箱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28.95%,但今年前三季度仅同比增长5.04%,尤其是在“金九银十”的10月份,同比竟然为-9.04%;洗衣机销售也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10月份同比增长-8.17%;空调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国内一家大型家电企业为了应对危机,甚至做出大幅裁员的举动。我市作为国内家电产业重镇,自然不能摆脱大势影响,然而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骨干企业今年却都保持了稳定增长,其中海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海信前11个月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与全球范围内大量家电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相比,这样的成绩足以成为这个冬天的一道风景。现状:重重压力作为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行业,家电业极其微薄的“刀片利润”早已为人们所熟知。除了居高不下的原材料成本和不断攀升的能源、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今年更让家电业头痛不已。“为了消化成本压力,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提高经营效率,然而即使经营效率每年提高20%以上,仍然跟不上人力等成本上升的速度。”日前,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在我市举行的大企业座谈会上表示。而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工程、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的退出或逐步退出,无疑给家电业带来更大压力。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实现销售额1245.75亿元,海尔、海信位列销售额前两名。同样受益于家电下乡政策,澳柯玛近年增速迅猛,2009年实现利润总额甚至同比增长200%以上。但到今年年末,开展家电下乡试点的山东、河南、四川三省首先退出家电下乡政策,我市家电业的市场份额很难不受到影响。“不仅如此,美债、欧债危机等导致的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以及国内信贷紧缩、房地产市场低迷等现状,再加上市场长期供大于求的局面,都对家电业今年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于淑珉说。探因1:转型升级顺应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对产业、产品结构进行大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是今年我市骨干家电企业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因。前不久,世界权威调研机构公布2011年全球家电市场最新调查数据,海尔在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提升到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而在业内,海尔对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与速度,同样很难被企及。自从引入绿色战略与低碳理念以后,海尔的低碳、节能技术目前已渗透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今年仅生产设备节电和升级改造一项,就实现节电率30%以上,折合减排二氧化碳2386吨,使海尔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澳柯玛经历过重大危机,是死过一回的企业,所以在转型升级上更为主动。”澳柯玛集团董事长李蔚说。今年以来,澳柯玛全面推动产品、产业、销售渠道三大转型升级,冷柜、电动车、自动售货机等主要产品紧密适应节能环保、新兴产业、三网融合等产业趋势,市场地位快速提升。探因2:创新驱动松下电器今年10月宣布,将考虑减少电视机的产量,而同样是这个月,海尔却逆势开拓国际市场,与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达成协议,三洋将把在日本本土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以及在东南亚4国的白色家电业务完全出售给海尔。“我们始终在利用"人单合一双赢"等创新模式,推动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全面转型,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谭丽霞表示。今年以来,海尔通过创新产品激发各类市场需求,具备行业新特点的洗衣机、树立行业新标准的冰箱在市场上量价齐升;空调产品结合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不断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优势地位。海信则在技术创新推动下,自主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1-11月海外销售额突破15亿美元,同比增长三成以上,自主品牌产品所占的比例更是从去年的30%提高到5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琴岛电器有限公司,这家以电热毯为主导产品的企业不但没被边缘化,反而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今年电热毯产量预计超过200万条,销售额将突破1.5亿元,稳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我们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该公司董事长于为贵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